6月14日,中药系药用植物识别技术课程组教师一行7人,赴昆嵛山林场三分场,实地进行植被调查。此次调查,累计记录天然植被70种,采集制作葛枣猕猴桃、拐枣、路边青等植物腊叶标本18种,收集蝙蝠葛、蕨、三桠乌药等植物10种并移栽到学校药用植物园,供学生学习、实践之用。
昆嵛山林场是全球同纬度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,据统计有植物1073种,也是中国赤松的原生地和全球赤松林分布面积最大、保护最完好的天然分布中心。为掌握赤松及林下天然植被的分布、生长、病虫害等情况,团队成员不惧艰险,爬过荆棘丛生的陡坡,穿梭在密林间,仔细观察,相互讨论,进行了详实的记录,获得了宝贵的第一手研究资料。为更好地调查、保护植被,还对部分植物进行腊叶标本采集和种质收集。
近年来,课程组成员积极参加科研实践,先后承担或参与了建设山东省道地药材推广繁育中心、栖霞等4县市的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、崂山药用植物野外实习带教、2022版《山东省中药材标准》修订等项目和任务。通过此次昆嵛山植被调查实地活动,进一步提升了团队教师参与科研实践的热情,增强了团队的凝聚力、创新意识,提高了教师实践教学水平。
